•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綜合

劍潭研討會/李本京:真相不容扭曲 夏立言:讓歷史存真 卓伯源:抗日會戰保台 鄭麗文:構建兩岸和平基業 張亞中揭三大任務 徐炳強:振興民族氣節

墨新聞
Last updated: 2025 年 9 月 5 日 上午 1:02
墨新聞
Share
29 Min Read
劍潭研討會/李本京:真相不容扭曲 夏立言:讓歷史存真 卓伯源:抗日會戰保台 鄭麗文:構建兩岸和平基業 張亞中揭三大任務 徐炳強:振興民族氣節
紀念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學術研討會。(王長河攝)
SHARE

分享文章

記者江偉碩/綜合報導

紀念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學術研討會,9月4日下午在台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經國紀念館一樓集賢廳舉行,由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李本京、中華民族團結協會理事長夏瀛洲與中華民國忠義同志會理事長徐炳強共同主持。

李本京教授在開場致詞時指出,抗戰勝利後,依據「開羅宣言」,台灣重回中華民國懷抱,是對日抗戰重大成就之一。為使台灣光復後,能迅速恢復地方秩序,中央政府成立「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並開辦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化等各類人才幹部訓練班,完成台灣的接收與重建,這些施政措施使戰後台灣社會秩序快速恢復,奠定國家邁向安定與繁榮基石。這段歷史真相絕不容扭曲。

胡為真(右)、李本京(中)、徐炳強(左)。(王長河攝)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也應邀出席,他表示,今年同時是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在那場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中,超過三百萬國軍將士英勇犧牲,捍衛了中華民國,守護家園。歷史不容遺忘,抗戰是由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以及蔣中正委員長所領導,這是清楚的歷史事實。紀念,不僅是緬懷,更提醒大家要承繼先烈精神,繼續守護中華民國、守護民主自由;希望國民黨2028贏回政權,讓中華民國的歷史存真延續。

夏立言。(王長河攝)

另外,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的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前立委鄭麗文、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也出席研討會致詞。卓伯源談到1894-5年的彰化八卦山抗日會戰保台,這些血淋淋的教訓與活生生的歷史,展現了台灣人的民族氣節,這段歷史絕不容抹煞。鄭麗文強調,中華民國正站在歷史關鍵點,國際局勢詭譎多變,對美關係也面臨考驗,未來,台海安全戰略必須脫胎換骨,國民黨也要整合在野主流民意,無私無我團結藍白,勇往直前,構建兩岸百年和平的基業。張亞中則揭示國民黨應努力的三大目標,即是:弘揚中山精神、傳承中華文化、推動兩岸和合,盼全黨同志共同努力。

卓伯源。(王長河攝)
鄭麗文。(王長河攝)
張亞中。(王長河攝)
鄭禮國。(王長河攝)

中華民國忠義同志會理事長徐炳強,在閉幕講話時,則代表研討會三個承辦單位,謝謝大家熱情參與,並指出,由今天研討會報告及與談內容,可以充分體認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史頁,結束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懷抱。這場戰爭曾經造成許許多多中國人或死、或傷、或離鄉背井、或顛沛流離,期間帶來的衝擊與破壞,迄今仍令人椎心疼痛難忘。

徐炳強強調,回顧這段用血汗淚鑄造的戰爭史,除要緬懷為國捐軀的同胞,更重要的是避免戰場殺戮悲劇再次重演。盱衡現階段國際秩序跌宕起伏,全球經貿環境亂象叢生,導致世界多處呈現躁動不安,尤其俄烏、以巴等區域軍事衝突樣態改變,更凸顯戰爭的殘酷面。再觀察兩岸互動情勢,因反中造成認同錯亂,社會分化,敵對意識持續攀升,不僅撕裂兩岸同胞民族情感,亦使台海陷入動盪環境中,被海外視為衝突熱點地區。

值此,我們要積極呼籲政府客觀洞察當前內外存在的各種危機,擺脫抗中保台思維,以國家利益、全民福祉為念,藉助嶄新優勢科學技術,精粹台灣經驗,增強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建設,振興中華民族精神氣節,主動締造台海和平穩定發展局面。

徐炳強。(王長河攝)

研討會三主辦單位理事長李本京、夏瀛洲、徐炳強,並聯名發表序文如下:

今年(民114年)適逢中華民族對日抗戰勝利及台灣光復 80週年,在這深具歷史意義、國史光榮之偉大日子,面對國內紛擾對立的政治環境,紀念此重要之節日,格外重要,更可凝聚中華民國意識,確立中華民國法統。故,中華戰略學會、中華民族團結協會、忠義同志會特合辦「紀念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學術研討會與文物展」,彰顯中華民國在對日抗戰八年及光復台灣之重要價值與貢獻,頌揚正確之史實與史觀,團結國人,發揚抗戰精神。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以數萬萬和平優秀之民族,聚居於1萬1千餘平方公里領土上,是世界上最和善的民族。我民族的傳統政治哲學是以儒家為本、忠恕為道,求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但大清帝國百年積弱不振,受到列強的欺凌壓迫,強鄰日本多次侵略中國:1874年為琉球漁民被殺,出兵佔領台灣南部;1894年為爭奪朝鮮發生甲午戰爭,滿清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並賠償白銀2億3千萬兩給日本;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並於民國13年成立黃埔軍校建立了國民革命軍,完成了東征、北伐、統一全國,而日本不願見中國強大,乘機於民國 20年「918」強佔我東北;民國21年「128」攻擊上海;民國22年1月1日攻擊長城山海關佔領熱河;民國23年成立偽滿洲帝國;民國26年7月7日於盧溝橋正式發動侵華戰爭,我國全面奮起抗戰。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反侵略、求生存、求尊嚴的民族戰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一環。中國戰區地域之廣,使用兵力之多,作戰時間之長,傷亡之大,損失之重,為最慘烈的戰場,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盟國的勝利貢獻至鉅。自民國26年 7月7日至34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共計8年又38天;若自民國20年「918」日本侵略我國東北算起,則有14年之久,其他國家:英國6年、蘇聯5年、美國4年、法國只有6週,如此長期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空前浩劫,是中國人犧牲奮鬥最悲壯的歷史,我國民政府軍,包括地面部隊、空軍航空隊,並以軍統局的情報戰,發揮敵前、敵後整體力量,置生死於度外,對抗優勢精練的現代化日軍,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持久消耗戰略,與日軍在廣袤的國土上,遠至印、緬與英、法國軍隊圍攻日軍,牽制180萬日軍於中國戰區,瓦解了日軍企圖速戰速決期轉用兵力於太平洋地區,卒使日軍戰力耗盡向我投降。

抗戰全期國軍持續不斷與日軍主力決戰,計動員兵力10萬人以上的會戰22次:如民國26年的「八一三」淞滬會戰,及民國27年的武漢會戰,雙方動員兵力百萬餘人,作戰時間長達3~4個月,雙方傷亡均近40萬人,兵力1萬人以上的重要戰鬥1,117次;小型戰鬥3萬8,900多次;計日軍傷亡250萬人,國軍傷亡321萬人,其中我陣亡上將8人,中將58人,少將239人,合計305人,平民傷亡3,500萬人,物資損失估計約6,000億美元;歷史文物、古蹟、村莊城市被掠奪摧毀的更難以數計。

我國經過8年漫長艱苦的作戰,付出了無比的慘重代價,憑藉犧牲到底的大無畏精神,終於打敗強敵日本,贏得最後勝利,廢除了百年來的不平等條約,光復了台灣、澎湖,在國際間我們躍居世界五強之一,參與創立了聯合國,並任常任理事國,中國人終於在世界上揚眉吐氣,立下了自清帝以來數百年來中國光榮歷史新頁。

進入21世紀,世人對中國抗戰的歷史,基於不同的立場,有的淡忘,有的扭曲,甚至抹煞,因此我們有責任讓後代子孫及世人瞭解抗日歷史的真相。日本政府更竄改歷史:不承認「侵略」中國,不承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細菌戰」,不向中國道歉;而我們的同盟國美英蘇合謀簽訂雅爾達密約,出賣我國權益,承認外蒙古獨立,蘇聯乘機佔領東北掠奪資源,重享帝俄特權,證明國際間沒有正義,只有利益。西方史學家基於重歐輕亞的偏見,故意忽視我國抗戰及對二次大戰的重大貢獻,只有英人芮納‧米德(Rana Mitter)對我國抗戰仗義執言,著有「被遺忘的盟友」一書而已。然對中國人而言,日本的侵華戰爭,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了世界。

台灣同胞自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後被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自1895乙未年起,台灣同胞曾成立「台灣民主國」,以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並命劉永福領導台灣新楚軍及黑旗軍,以丘逢甲為統領,領導義軍抗日,連續在大甲溪、大肚溪、八卦山、八掌溪、台南等重要地形抵抗日軍,犧牲慘烈,雖不敵優勢日軍,但曾擊斃日軍近衛師團長能久親王,台灣民主國的成立,主為不願受日本殖民,不想做日本人。此後台灣同胞在日本統治之下,不斷發動反日鬥爭,被殺同胞數以萬計,如嘉義黃國鎮事件、雲林簡義事件、霧社莫那魯道事件、羅福星事件、西來庵噍吧年事件等。

抗戰勝利後,依據「開羅宣言」,台灣重回中華民國領土,是我國對日抗戰重大成就之一。為使台灣光復後,能迅速恢復地方秩序,中央政府成立「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並開辦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化等各類人才幹部訓練班,迅速完成台灣的接收與重建,並積極各項民生基礎建設,推行民主政治,落實地方自治,精練國防力量,振興地方經濟,推廣國民教育;這些施政措施使戰後台灣社會秩序快速恢復,奠定國家邁向安定與繁榮基石。中國人強調「飲水思源」,台灣人奉行「吃菓子拜樹頭」,期盼藉本次研討會,能夠正確傳達「中華民國政府80年來對台灣寶島之偉大貢獻」。

中華戰略學會           理事長   李本京  

中華民族團結協會       理事長   夏瀛洲   謹誌

中華民國忠義同志會   理事長   徐炳強

 今日學術研討會另有文物展,結合松濤社宋绪康社長,於劍潭活動中心住宿大樓一樓「梅花年華」藝文空間展出之「最後關頭-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光復臺灣八十周年文物展覽」,展期一年,歡迎各界前往觀賞緬懷。

紀念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學術研討會。(王長河攝)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研討會 李承禹、喻志攻、翁衍慶論文報告 龔春生、張延廷、高昆生、張鈞凱與談評析 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研討會 李承禹、喻志攻、翁衍慶論文報告 龔春生、張延廷、高昆生、張鈞凱與談評析
Next Article 第60屆廣播金鐘獎入圍名單揭曉 廖江化 倪蓓蓓榮獲特別貢獻獎 第60屆廣播金鐘獎入圍名單揭曉 廖江化 倪蓓蓓榮獲特別貢獻獎

最新消息

第60屆廣播金鐘獎入圍名單揭曉 廖江化 倪蓓蓓榮獲特別貢獻獎
第60屆廣播金鐘獎入圍名單揭曉 廖江化 倪蓓蓓榮獲特別貢獻獎
娛樂
2025 年 9 月 5 日
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研討會 李承禹、喻志攻、翁衍慶論文報告 龔春生、張延廷、高昆生、張鈞凱與談評析
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研討會 李承禹、喻志攻、翁衍慶論文報告 龔春生、張延廷、高昆生、張鈞凱與談評析
綜合
2025 年 9 月 5 日
好消息!花蓮三天兩夜旅遊「花蓮1+1‧雙宿聯名住房專案」好評加碼 即日起延長至2025年底
好消息!花蓮三天兩夜旅遊「花蓮1+1‧雙宿聯名住房專案」好評加碼 即日起延長至2025年底
作家部落客專欄
2025 年 9 月 4 日
劍潭學術研討會 劉榮傳發表專文:解讀「抗戰勝利實現光復台灣」史實
劍潭學術研討會 劉榮傳發表專文:解讀「抗戰勝利實現光復台灣」史實
綜合
2025 年 9 月 4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