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產經

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聚焦高雄AI智慧城 3/20-22南台灣最大規模AI盛會

編輯部
Last updated: 2025 年 3 月 20 日 下午 7:21
編輯部
Share
9 Min Read
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聚焦高雄AI智慧城 3/20-22南台灣最大規模AI盛會
SHARE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2025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高雄主場今(20)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這場智慧城市展集結產官學研145個機構與企業參展,透過物聯網、智慧治理、智慧醫療、淨零循環及新創五大主題,聚焦在高雄AI智慧城,這場展覽是繼ChatGPT掀起AI熱潮,高雄半導體與AI產業正急速發展時刻,在南台灣舉辦的最大規模AI盛會。

圖説:高雄市政府林欽榮副市長以主辦單位身分代表致詞。(高市府提供)

由高雄市政府、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與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主辦的高雄智慧城市展,今天上午揭幕開展,台北市電腦公會監事會召集人胡書賓、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消防署副署長馮俊益、氣象署副署長馮欽賜、水利署副署長林國華、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簡志誠等人,均盛讚高雄以城市之力,在人工智慧上搶先布局,與NVIDIA、中華電信及國公營企業合作【智慧高雄AI燈塔計畫】,發展高雄主權AI模型,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與韌性,打造產業在地解方今天的開幕。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今年高雄智慧城市展以「高雄AI智慧城」為主軸,強調運用AI和物聯網技術來提升智慧交通的管理,讓交通更加順暢、高效;有AI智慧園區、AI智慧樓管、AI智慧停車、AED緊急救援等,涵蓋居家、商業,到建築與城市。再者,聚焦在AI賦能、數位應用與淨零永續三大方向,打造城市級AI藍圖,高雄市政主題館就結合各局處智慧化應用成果,展現最新AI技術、物聯網、大數據、雲端等科技應用解決方案。還有醫療主題館,放眼永續與AI智慧醫療新未來,南臺灣18家醫療院所與大學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圖説:欽榮副市長開幕後至高雄主題館「高雄AI智慧城」與市府同仁舉行啟動儀式。(高市府提供)

林欽榮指出,今年高雄智慧城市展邀請17個城市、14個組織來自22個國家的政府、產業代表,近200位國際貴賓。高雄市政府特別為國際貴賓安排5條實地參訪路線,呈現高雄數位解決方案在消防救災、水災防害、韌性城市、智慧醫護、智能農業等方面落地應用的成果,希望能拓展國際市場。還有兩場重量級專家與會的國際論壇,分別是高雄智慧城市的重要倡議─CityCOP國際城市級氣候峰會論壇,探討以城市為單位的減碳行動;還有以邁向智慧化AI城市,實踐未來生活的數位論壇,都是極具知識性與前瞻性的議題。

高雄智慧城市展3/20-22展出,一連三天,歡迎國內外買家與業者憑名片免費換證入場,高雄市12歲以上的市民也可憑身分證免費入場,市民朋友可親臨現場,體驗高雄AI智慧城。更多活動資訊請至智慧城市展官網查詢:https://smartcity.org.tw/smartcity.php?k=ks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聚焦高雄AI智慧城 3/20-22南台灣最大規模AI盛會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摩卡咖啡再捐復康巴士 將愛留在基隆造福身障者 摩卡咖啡再捐復康巴士 將愛留在基隆造福身障者
Next Article 陳其邁市長率團訪聖荷西市長Mahan 史丹佛大學 「矽谷經驗」 助力高雄推動AI與智慧城市合作 陳其邁市長率團訪聖荷西市長Mahan 史丹佛大學 「矽谷經驗」 助力高雄推動AI與智慧城市合作

最新消息

基隆跨國普度清法戰爭亡魂 法國代表感動:僅在台灣受此尊崇
基隆跨國普度清法戰爭亡魂 法國代表感動:僅在台灣受此尊崇
綜合
2025 年 8 月 24 日
味蕾漫遊X百年糕餅 台中自由路商圈「自由下午茶-竹醉日文化祭」展現台中感性
味蕾漫遊X百年糕餅 台中自由路商圈「自由下午茶-竹醉日文化祭」展現台中感性
地方
2025 年 8 月 24 日
浪漫桌遊連線! 中市單身聯誼助攻18對心動來電 創九成高配對率
浪漫桌遊連線! 中市單身聯誼助攻18對心動來電 創九成高配對率
地方
2025 年 8 月 24 日
鷄籠中元祭171年傳承啟幕 「泰伯公」主燈點亮基隆夜空
鷄籠中元祭171年傳承啟幕 「泰伯公」主燈點亮基隆夜空
身心靈
2025 年 8 月 24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