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生活

「高雄賀禮」限時兩日快閃駁二! 設計職人x在地品牌x城市物語 打造美學伴手禮

編輯部
Last updated: 2025 年 5 月 24 日 下午 6:20
編輯部
Share
9 Min Read
「高雄賀禮」限時兩日快閃駁二! 設計職人x在地品牌x城市物語 打造美學伴手禮
SHARE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推動青年設計與產業共創計畫成果登場!14組在地青年設計團隊攜手24間商家與高雄在地獨立樂團,共同打造15款全新「高雄賀禮」, 今明兩天(24日、25日)於駁二藝術特區Pinway八號倉庫展出共創成果,免費開放入場,邀請市民參觀感受青年創意與城市意象結合的全新風貌。

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青年局致力推動創業、就業與人才扶植政策,透過「113年高雄在地特色產品包裝設計」計畫,鼓勵青年設計師發揮創意,將現有的高雄特色物產結合包裝,協助品牌重塑價值,體現年輕世代重新揉合城市文化的詮釋力。

圖:「高雄賀禮」從高雄的美食風貌、戶外生活與音樂文化中汲取靈感,推出15款融合設計美感與在地特色的禮品組合。

本次計畫從高雄意象出發,分為「大港鮮濃風味」、「大港好野生活」、「嗨嗨大港開唱」三大主題,將高雄的特色美食、戶外生活與音樂能量帶入包裝。設計靈感取自美濃雲霧山景、鹽埕竹器工藝,以及高雄港的貨櫃意象等在地元素,藉由設計師的創意視角打造美感與故事兼具的特色包裝,讓原有產品跳脫傳統伴手禮框架,呈現高雄多元且深厚的城市底蘊。

以港口貨櫃為靈感的設計師鄭妤柔,將童年記憶轉化為創作語彙。她表示:「這次創作讓我重新整理與高雄之間的連結,感謝青年局給我們舞台述說自己的故事」。來自設計團隊「一己設計」的周宗逸與李姿蓉也分享,這次設計能與品牌交流激發創意,更感受到商家對工藝的堅持,「這讓創作者、產業與城市文化有了對話機會,期待共創交流的機制能延續下去」。

圖:高雄市青年局攜手14組高雄青年設計團隊,以高雄意象推出15款高雄賀禮主題式禮盒,展現青年充沛創意活力。

為深化觀展體驗,展覽期間安排兩場專題活動。24日邀請設計交流平台「設計發浪」創辦人劉瀚文,以講座形式分享台日設計文化的異同與觀察;25日則由高雄品牌「Moozhe 木在」舉辦木作體驗,透過回收木材創作香台,推廣環保材料與永續設計理念。

青年局表示,「高雄賀禮」是一場青年與城市的創意對話,誠摯邀請市民前來感受這場用設計語彙訴說城市故事的盛會。此外,青年局將持續跨域整合,推動「大港經典升級提案競賽」、「高雄時尚大賞」、「雄爭舞鬥」及「高速青春」等競賽與培育舞台,拓展青年曝光與發展機會。更多活動訊息請關注「高雄市政府青年局」FB、IG粉絲專頁,也歡迎加入LINE官方帳號(@youth.kcg)掌握第一手資訊。

圖:高雄市青年局攜手14組高雄青年設計團隊、24間商家品牌與24組獨立樂團,共同打造全新15款「高雄賀禮」,成果展自今(24)日起連續兩天於駁二藝術特區Pinway八號倉庫開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雄賀禮」限時兩日快閃駁二! 設計職人x在地品牌x城市物語 打造美學伴手禮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推動「不塑市場」 新北環保局、市場處首長逛市場 示範不塑消費 推動「不塑市場」 新北環保局、市場處首長逛市場 示範不塑消費
Next Article 基隆塔「鳶 Milvus」正式啟用 打造全台首座高空氣味書店 基隆塔「鳶 Milvus」正式啟用 打造全台首座高空氣味書店

最新消息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雙展登場 以字繪與童趣視角展現桃園城市文化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雙展登場 以字繪與童趣視角展現桃園城市文化
文教
2025 年 5 月 25 日
2025法國生活節駁二盛大開幕 陳其邁:歡迎多來幾次 龍燁台語致詞歡迎「大家作伙來玩!」贏得掌聲
2025法國生活節駁二盛大開幕 陳其邁:歡迎多來幾次 龍燁台語致詞歡迎「大家作伙來玩!」贏得掌聲
綜合
2025 年 5 月 25 日
卓榮泰砍25%補助款惹怒地方 藍白提案反制
卓榮泰砍25%補助款惹怒地方 藍白提案反制
地方
2025 年 5 月 25 日
沐恩之家附設亞當少年學園功成身退依法歇業再造轉型   李國揚牧師:輔導是堅持與生命歷程的陪伴
沐恩之家附設亞當少年學園功成身退依法歇業再造轉型   李國揚牧師:輔導是堅持與生命歷程的陪伴
文教
2025 年 5 月 25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