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地方

安平區公所與國際獅子會300E1區合辦災害演練 多位市議員當受困者

墨新聞
Last updated: 2025 年 9 月 26 日 下午 8:01
墨新聞
Share
10 Min Read
安平區公所與國際獅子會300E1區合辦災害演練 多位市議員當受困者
SHARE

分享文章

台南安平區公所26日與民間團體國際獅子會300E1區攜手合作,辦理「臺南市安平區災害疏散撤離暨避難收容處所開設演練」,並結合消防局及特搜隊進行人員搜救,模擬地震造成大樓傾斜、受困人員處置,公所啟動臨時緊急收容所,安置暫無法返家的民眾等情境,而這次參與演練受困民眾由多位市議員擔任,這些市議員表示,沒有親身體驗不知道災害受困者的心裡感受,參與這次演練,對於消防各項經費會更大力支持。


這次災害演練的經費大都由國際獅子會300E1區支付,並邀請台南市議會李啟維、陳怡珍、蔡麗青、盧崑福、蔡宗豪、周麗津、曾培雅與李伯利牧師等人擔任受困於大樓的民眾,分別在房間、在大樓通道及頂樓等處,救難人員分別用雙節救難梯、高空繩索、高空救助袋及雲梯車等,將這些受困者一一救出。

安平區公所與國際獅子會300-E1區災難援助委員會舉辦此災難演練,最主要加強民眾防災減災的觀念,提升災害驟然發生時有效因應的能力,透過模擬震災情境和宣導活動讓民眾熟悉地震發生時的正確應變步驟,強化自救與互救能力,進一步落實防災教育與社區韌性。


演練情境假定中州構造斷層錯動,發生規模7.0強震,造成平通里河邊春夢大樓傾斜並有住戶受困等模擬情,由里長魏富翔迅速集結里內防災編組立即展開警戒通報、疏散引導與緊急救護等自救作為,同時結合消防局及特搜隊展開受困人員救援,包括雙節梯攀救、繩索垂降、救助袋逃生及雲梯車救援以及公所啟動臨時緊急收容所,安置無法返家的民眾等處置。

這次演練透過公私協力與跨界合合公部門、社區及民間團體的力量,提升災害風險管理與防災應變力,確保在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動員,透過資源整合、即與協同作業,強化安平區的防災韌性。

區公所區長蕭泰華表示,感謝多位議員參與演練,親自體驗各式防災演練,以實際行動展現公部門對推動防災工作的高度重視與決心。


國際獅子會300-E1區災難援助委員會主席謝漢章指出,有感於臺南市今年歷經地震、風災等嚴峻考驗,接踵而至的天災不僅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更讓許多家庭陷入茫然與恐懼,面對未知的天災,獅子會災始終秉持「服務他人、造福社會」的宗旨,不僅災時及時提供災民必要援助,協助災民度過難關,亦深感提升民眾防災意識的重要性。期透過這次情境式防災演練、互動式防災宣導,讓與民眾在體驗過程中將防災觀念災內化於生活中,當災時,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災害應變處置,將損害減至最低。獅子會也希望透過各區力量整合,讓更多民間團體共同響應,充分展現民間力量與政府齊心合作的正面能量。


蕭泰華表示,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嚴峻挑戰,更謹慎積極的態度來因應,方能將災害衝擊降至最低,感謝國際獅子會300-E1區總監監黃裕洲及300-E1區災難援助委員會謝漢章主席等號召橫跨國際獅子會300E-1區雲林、嘉義、台南的各專分區與分會共同響應,全力參與演練,從人力動員到物資支援皆不遺餘力,充分展現公益團體在防災工作中的積極角色。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透過公私協力資源整合,讓安平區的防災能量更具深度與廣度,以落實「社區韌性」的核心精神。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什麼是GTS綠色旅行標章?申請資格流程、費用、轉型實績經驗一次看! 什麼是GTS綠色旅行標章?申請資格流程、費用、轉型實績經驗一次看!
Next Article 落實山區犬貓源頭管理 中市動保處梨山專案巡迴注射活動圓滿落幕 落實山區犬貓源頭管理 中市動保處梨山專案巡迴注射活動圓滿落幕

最新消息

第62屆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
第62屆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
娛樂
2025 年 10 月 2 日
誰才是真正的貿易不公製造者?
誰才是真正的貿易不公製造者?
產經
2025 年 10 月 2 日
週年慶限定優惠登場 FORTE Ceramide 系列 陪伴日常保養
週年慶限定優惠登場 FORTE Ceramide 系列 陪伴日常保養
生活
2025 年 10 月 1 日
守護城市綠肺 臺北興富發棒球隊落實生態永續
守護城市綠肺 臺北興富發棒球隊落實生態永續
體育
2025 年 10 月 1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