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地方

【國際佛學論壇】人工智慧時代下的心理健康與抗壓性

墨新聞
Last updated: 2025 年 8 月 30 日 上午 3:02
墨新聞
Share
12 Min Read
【國際佛學論壇】人工智慧時代下的心理健康與抗壓性
翻攝自,宗薩遍喜自在學佛會,臉書專頁
SHARE

分享文章

宗薩欽哲仁波切多倫多大學開示:正念、邊界與自由的思考

時間:2025年7月/地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翻譯:西遊譯文

記者/游宏琦 編輯整理

心理健康成為時代焦點

在「人工智慧時代:守護心理健康與抗壓性」論壇上,宗薩欽哲仁波切以幽默又深刻的方式,分享了他對數位時代、心理困境與佛法應用的觀點。他坦言,自己也是「新聞癮君子」,早上沒有手機甚至「身體無法運作」,因此並不急於給出戒斷社交媒體的答案,而是建議「以智慧戲弄演算法」──透過探索不同的頻道與內容,讓系統難以預測,進而保持覺知,這本身就是一種「正念」實踐。

仁波切強調,佛教自古以來就是研究「心」的宗教,對心理狀態與健康有深厚的實修傳統。他指出,僅僅理解「有情」(藏文 sems can)一詞所蘊含的「具心者」意涵,就能幫助人們察覺心理狀態,進而找到調適之道。

對抑鬱的觀照:悲傷未必是壞事

有聽眾提問如何協助罹患抑鬱的家人。仁波切回應時表示,「抑鬱」是一個涵義極廣的詞,但他傾向從「氣」(隆,rlung)與環境出發,建議透過呼吸練習、改變空間氛圍,甚至只是「把花瓶從客廳移到洗手間」都可能帶來調適效果。他並引用邱陽創巴仁波切與《般若經》,強調「真誠的悲傷之心」可能是一種寶貴的養分,而佛陀第一個教法「知苦」,本身就包含了直面抑鬱經驗的勇氣。

然而,他同時提醒,當代世界「自由過多」,導致個人無所適從。「自由就像一盤超大份的食物,讓人難以消受。」他甚至打趣說:「也許我們需要金正恩來設定一些邊界,這樣人類才會正常一點。」此言雖帶笑談,卻凸顯了現代人過度自由與缺乏自我約束的隱憂。

人工智慧與佛教:化生的新思考

對於「AI能否成為修行者」的問題,仁波切指出,如果人工智慧具備二元分別與「界」的能力,它在理論上具備學習佛法的資格,甚至可以被視為某種「化生」的眾生。但他也坦言,目前的AI仍是人類輸入數據的產物,距離真正的「具格法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時,他也警告,人工智慧的知識與價值觀大多由西方設計與建構,這將影響非西方世界對佛教經典的理解。例如,當十億印度人透過谷歌學習迦梨陀娑時,實際上卻是在閱讀由加州工程師定義的版本,「故事的敘述方式,會左右人類的價值觀」。

平衡與時間表之苦

當被問及「工作與生活平衡」時,仁波切坦承自己「很糟糕」,因為相信平衡意味著錯覺地認為一切由自己掌控。他甚至認為「時間表本身就是一種苦」,因為計畫未來往往讓人提早背負壓力。

對於年輕人選擇職業,他提醒需要在「理想與務實」之間取得平衡。他笑談華人「把吃飯當娛樂」的文化,對比印度人與西方人的浪漫理想主義,認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都會影響人生選擇。

翻譯佛典:為Z世代找到語言

仁波切最後談到佛典翻譯的重要性。他認為,不僅要從藏文譯成英文,還要「翻譯成Z世代的語言」。例如,他曾要求ChatGPT以美國歌手多莉·帕頓的風格重寫《心經》,結果意外地觸動了許多讀者的心。

他也強調「轉世」(yang srid)一詞不應簡單翻為 reincarnation,因為這會誤導人以為有靈魂在遷移。佛教的重點在於「相續」──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雖非同一,但卻承接因果。

結語:佛法寶藏與心理健康的交會

仁波切指出,當今最大的問題是「身份認同危機」。而佛法中,《心經》早已揭示「無眼、無耳、無身份認同,甚至連『無』也不是」的智慧。他認為佛教蘊含無盡的寶藏,若能透過現代語言與科技讓更多人接觸,將為心理健康帶來深遠助益。

「即便AI能比人類更快地傳遞資訊,但佛法的核心仍在於『發心』──為了眾生的利益而教導。」仁波切說。

翻攝自,宗薩遍喜自在學佛會,臉書專頁

《文章原始來源出處》

高雄-宗薩遍喜自在學佛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4HaWN9W1oH/?mibextid=wwXIfr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他在跩什麼?》—從一位資深心理師的洞見到暗黑心理學的解碼 《他在跩什麼?》—從一位資深心理師的洞見到暗黑心理學的解碼

最新消息

《他在跩什麼?》—從一位資深心理師的洞見到暗黑心理學的解碼
《他在跩什麼?》—從一位資深心理師的洞見到暗黑心理學的解碼
身心靈
2025 年 8 月 30 日
莫文蔚挑戰人生邊界 詠春拳 古箏 戲曲念白融合東方美學
莫文蔚挑戰人生邊界 詠春拳 古箏 戲曲念白融合東方美學
娛樂
2025 年 8 月 30 日
阮經天北漂超過二十年 規律生活的日常
阮經天北漂超過二十年 規律生活的日常
娛樂
2025 年 8 月 30 日
lokah 原音新浪潮 2025原住民音樂人才PK展演大賽登埸
lokah 原音新浪潮 2025原住民音樂人才PK展演大賽登埸
娛樂
2025 年 8 月 30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