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 作家部落客專欄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靈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地方
綜合

中華戰略學會研討會 連弘宜主講「俄烏戰爭續戰或和談之探析」 李本京:雙普15日安克拉治會談 終戰見曙光

墨新聞
Last updated: 2025 年 8 月 14 日 下午 9:01
墨新聞
Share
50 Min Read
中華戰略學會研討會 連弘宜主講「俄烏戰爭續戰或和談之探析」 李本京:雙普15日安克拉治會談 終戰見曙光
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李本京教授(中),右為秘書長鄭禮國。(攝影:曹平霞、龔春生、張至強)
SHARE

分享文章

記者江偉碩/綜合報導

中華戰略學會14日上午10時在台北市非政府組織會館舉行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主講人連弘宜,目前擔任政大外交學系教授兼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事務專班執行長,演講主題為「俄烏戰爭續戰或和談之探析」,研討會由學會理事長李本京教授主持。

李本京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將於15日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舉行會談,對結束已進行三年半之俄烏戰爭,可說是露出了曙光,未來也可望舉行美俄烏領導人三方會談,邁向終結戰事之路。

李本京教授對國際情勢、大國博奕等議題,皆有前瞻的精準判斷,並能超前部署。早在今年5月時,李教授就研判俄烏戰爭會在8月中旬有初步的結果,因此,當時即安排連弘宜教授814的演講,這項巧合可謂是「一語中的」。事實上,李教授在2023年12月,美國大選前11個月,就在他的新書「川普王朝 亮劍北京」中,預測川普將大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結果也證明他的分析果然精確。

李本京教授(右)、包宗和教授(左)合影。(攝影:曹平霞、龔春生、張至強)

以下為連弘宜教授專題演講「俄烏戰爭續戰或和談之探析」的重點摘要內容:

連弘宜教授。(攝影:曹平霞、龔春生、張至強)

壹、俄烏戰爭之發展與2024年俄國大選

俄烏戰爭之發展

2022年2月24日,俄國以「特別軍事行動」(Специальная военная операция, 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為名全面入侵烏克蘭,引起國際關注。對於出兵的原因,普丁曾表示,俄國雖力求與北約於安全議題上達成共識,北約卻將戰爭機器向俄國推進,2021年12月,俄國已試圖與美國及其盟國就北約不擴張與歐洲安全達成共識,唯一切都徒勞無功,美國立場仍未改變。普丁將2021年12月俄國向北約之具體請求如下:

一、北約必須正式撤銷2008年布加勒斯特峰會中,關於烏克蘭和喬治亞將成為北約成員國之決定。

二、保證不會在俄羅斯邊境部署威脅其國家安全之武器。

普丁將以上視為最後通牒,並將一切問題的起源與出兵原因歸咎於權力體系的破壞,以及西方國家毀壞國際法之行為。

俄軍出兵烏國後,戰事發展可分為幾個時期:

一、全面進攻時期:此時期俄軍兵分三路自烏國北部白俄羅斯與烏國邊境、東部哈爾科夫(Kharkiv, Харьков)及盧甘斯克(Luhansk, Луганская)及南部皮里科普地峽(Isthmus of Perekop, Перекопский перешеек)進擊。俄國的入侵行動遭到烏國激烈抵抗,烏國隨即宣布全國戒嚴及總動員,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禁止18歲至60歲之男性出境。

俄國之入侵行動引起國際各界譴責,2022年3月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ES-11/1號決議,譴責俄國侵略烏克蘭,並要求俄方無條件撤軍。但此決議並無實質作用,普丁於此時期仍深具信心,相信俄國軍隊的實力,並呼籲烏國人民應起來推翻基輔當局之領導階層,尤其是「恐怖份子」澤倫斯基。

俄軍於2022年3月至4月間攻勢受挫,軍事史學者曼蘇爾(Peter Mansoor)認為,俄國此時期的戰略思維係迅速解除烏國武裝大敗烏軍,然而俄軍並未預料到將遭遇烏軍頑強抵抗,在準備不足與空中、地面行動無法連動下,俄軍之補給困難,未能奪下基輔於北方戰線徹退。

二、重要據點進攻時期:俄軍自北方戰線撤離後,開始集中進攻烏國東部及南部戰線之重要據點,2022年5月,俄軍佔領烏國南部之馬里烏波爾(Mariupol)之亞速鋼鐵廠,同年7月,俄軍投注兵力於頓涅茨克(Donetsk)加強該區之進攻力量。重要據點的進攻使俄軍取得不少成果,主要成果有二:其一,南部戰線的向西及向北擴展,向西擴展至尼古拉耶夫(Mykolaiv)與奧德薩(Odesa),向北則擴展至札波羅熱(Zaporizhzhia)與聶伯城(Dnipro)。 其二,俄軍於同年7月聲稱已完全控制東部戰線之雙子城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及利斯坎斯科(Lisichansk)。

三、烏軍反攻時期:2022年8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開始反攻,同年9月針對東部戰線之哈爾科夫實施閃電戰,將軍隊推進盧甘斯克州。同年10月烏軍反攻赫爾松(Kherson),炸毀克里米亞大橋截斷俄軍之補給,俄軍則以飛彈攻擊當地之重要基礎設施,例如,發電廠及橋梁等。隨後由於時至冬季,烏軍之反攻轉趨保守,雙方回到對峙狀態。俄烏間陷入對峙局面後,2023年6月,烏國再度向東部戰線與南部戰線發起反攻,其中包括:赫爾松、盧甘斯克州、札波羅熱州、頓涅茨克州。惟俄國已於佔領之一年多構築防禦工事,例如於烏國南部建立800公里之多道防線,堪稱自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大之防禦工事,這些工事多為混擬土機槍巢及地下碉堡,因此烏軍之進攻難度增加,須以重型裝甲方能突破。

四、烏軍再度反攻與失敗時期:烏國在此次反攻行動總共動員12個旅,展開為期150天的反攻後,取得之進展卻極其有限。另根據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瓦特林(Jack Watling)研究員之分析,烏國發動五個月的進攻仍無法突破俄軍防線,顯然未來亦無法有所突破。另一方面,烏國之大反攻失敗後,2024年1月,普丁表示,倘若俄烏衝突持續下去,烏國之國家地位將受到嚴重打擊,目前戰場之主動權完全掌控在俄方手中,且俄軍以控制烏國17%領土,而澤倫斯基所提出之和平方案是尋求烏國之領土完整、停止敵對行動、俄軍撤出烏克蘭領土,對此俄方不可能同意。對於普丁來說,俄烏戰爭的爆發可凝聚全國人民的向心力,當國家一致對外時,可提高國家領導人的政治支持度,隨著戰況變化,俄軍從一開始的戰事挫敗,發展至今已經逐漸取回主導權。

2024年俄國大選

2024年俄美兩國舉行總統大選,分別於同年3月及11月舉行,由川普及普丁當選總統。依據國際關係理論的新古典現實主義(Neoclassical realism)指出,外交政策的制定不僅受到國際體系結構的影響,國內政治亦是重要之變因,因此俄美兩國之總統大選影響俄烏戰爭甚鉅。2024年3月,普丁以88.48%得票率高票連任總統,普丁自2000年擔任總統後,期間雖然經歷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 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擔任四年總統(2008-2012)。而後俄國透過2008年及2020年之修憲,修改總統任期之相關規定。根據2008年修憲,將總統任期由4年改為6年,2020年修憲,規定同一人擔任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但該修憲案於2021年4月5日簽署,既有的總統當選次數從零重新計算。因此,普丁目前最多可擔任總統至2036年,屆時其已83歲。

貳、2025年川普上任與俄烏和談

一、川普上任與美國態度的轉變

2025年1月20日,川普再度就任美國總統,川普的再度上任標誌著美國外交政策再度面臨轉變。川普曾於2024年競選表示,將於當選後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2025年2月28日,川普與副總統范斯(James David Vance)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美國白宮會晤,三人對話火藥味十足,於記者面前你來我往。川普批評澤倫斯基對美國毫無尊重與感激,並認為澤倫斯基正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戰做賭注。澤氏則要川普及范斯赴烏國瞭解戰況。

川普表達對當前局勢的不滿,以及俄國至今仍持續轟炸烏國。當前俄國已遭美國與歐洲國家嚴厲制裁,因此川普所謂的嚴厲制裁可行性與效果存疑。然而對於烏國來說,美方停止軍事援助將為烏軍之戰力帶來重大打擊。對俄國來說,川普上任的變局似乎對其有利,首先,美國與歐盟的關係惡化,川普於2025年2月27日指出,歐盟的成立係用來搞砸(screw)美國,並表示將對歐盟商品課徵25%關稅。美歐關係的惡化使俄國所謂的多極化世界成為可能。其次,美國不再軍援烏國,可使俄國於戰場上獲得更大優勢,可藉由此期間繼續向烏國領土推進。對於川普之發言與作為普丁並未正面回應。2025年2月12日,川普曾發文證實與普丁通電話討論烏克蘭問題,但僅是呼籲俄烏兩國應立即展開談判程序。2025年3月7日,川普表示,他發現就俄烏達成最終和解而言,與俄國打交道比烏國更容易,而且普丁想結束戰爭。川普的發言與作為似乎用意在逼澤倫斯基接受美方所指定的停戰條件及礦產協議。

二、俄烏和談:不同模式的競合

俄烏戰爭爆發初期,雙方即曾試圖進行談判,此時期的談判主要於2022年3月間舉行,地點自白俄羅斯移至土耳其。

(一)  位於白俄羅斯的談判

俄烏戰爭爆發之翌日(2022年2月25日),烏克蘭即開始評估尋求與俄國會談之可能,然烏國所關注之焦點在於談判地點,烏方認為談判地點不得在白俄羅斯境內,因此同年2月27日缺席位於白國哥麥利(Gomel)之會談(俄方代表團已出席)。然而2022年2月28日,烏國代表團卻又出席了此次談判,俄烏雙方進行5小時談判後,並未產生任何結果,僅列出一些較可能達成共同立場的議題隨即結束。2022年3月3日,俄烏談判再啟,雙方於白國比亞沃維耶扎森林(Białowieża Forest)就三項議題展開會談:人道主義走廊、軍事、未來談判解決可能。會談結果集中於人道主義走廊,針對走廊形式、當地平民撤離期間停火達成共識。

(二)  位於土耳其的談判:實體與線上夾雜之形式

2022年3月7日,俄烏雙方於土耳其西南部之安塔利亞(Antalya)舉行談判,與會者包括: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Viktorovich Lavrov, 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ов)、時任烏國外長庫列巴(Dmytro Ivanovych Kuleba)、土國外長恰武什奧盧(Mevlüt Çavuşoğlu)。俄烏雙方經過兩小時會談仍未達成共識,3月14-16日雙方會談再啟,此次以線上形式舉辦。線上會議數小時後仍無法取得突破因而暫停。2022年3月21日及27日,俄烏雙方於線上舉行談判,兩次會談皆無成果,雙方於3月27日之會談中約定於3月29日舉行實體會談。2022年3月29日,俄烏雙方外長於伊斯坦堡(Istanbul)會談,此次會談俄方作出自戰爭爆發以來較為和平的聲明,俄方宣稱將減少對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及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Chernihiv)的襲擊。對此烏方亦表示,願意成為中立國不加入北約及任何軍事聯盟,以及推行無核化,並放棄以軍事手段收復克里米亞及頓巴斯。然而,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哈琳(Melinda Haring)認為,俄方僅是藉由談判為其重新佈署軍隊爭取時間。2022年4月5日,俄軍於烏國基輔州之布查犯下布查大屠殺(Bucha massacre),據烏方指稱,共計發現1,600具平民遺體。俄方則不承認此指控,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於事件發生後表示,烏方不再與俄方就烏國非軍事化之問題進行談判。

(三)  和談模式的競合

1.多邊模式

2023年6月24日,第一場國際和平會議於哥本哈根舉行,與會者包括烏國、歐盟、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及七大工業國代表,促進和談的多邊模式成形。此次會議除了促進和談,另外更利於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的10點和平提案上爭取國際支持,會中形成初步共識,意即和談應基於聯合國憲章之領土與主權完整原則。而後此多邊模式共計進行五次會議,會議中的與會成員不斷擴增,2024年6月之烏克蘭和平峰會中,共計57個國家領導人及高層與會。儘管多邊模式舉行多次國際和平會議,這些會議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包括:俄烏雙方僅烏方參加、俄中兩國之消極態度。這些問題使五場國際和平大會淪為烏國之支持及造勢大會,對於實質促進雙方和談並無過多作用,隨著戰局逐漸有利於俄方,多邊模式發展逐漸黯淡。而中國對此模式的消極態度亦被譏為「普丁的工具」。

2.大國協調模式

大國協調模式於川普2025年執政後形成,近似二戰末期之雅爾達模式,由大國之實力決定並促進和談。川普主導下的俄烏和談一時之間成為國際焦點,此模式於美國主導下,至今一共促使俄烏雙方進行三輪和談(美俄烏三方會談)。    三輪和談中,雙方代表包括:俄方代表團包括:俄羅斯總統助理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 Владимир Мединский)、俄羅斯副國防部長福明(Alexander Fomin, Александр Фомин)、俄國副外交部長加盧津(Mikhail Galuzin, Михаил Галузин)。烏方代表團包括:國防部長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和談地點位於土耳其之伊斯坦堡。

(1)    2025年5月16日第一輪談判:俄烏雙方首次會談,會談後俄方表示滿意此次談判結果,俄烏雙方就交換戰俘及持續談判達成共識。

(2)    2025年6月2日第二輪談判:達成共識之內容包括:俄烏雙方於土國伊斯坦堡舉行會談,此次會談主要達成對於戰俘及雙方陣亡士兵遺體之交換。會談中烏方曾提議,同年6月20-30日舉行俄烏領導人會晤,然未獲正面回應。

(3)    2025年7月23日第三輪談判:第三次談判中,俄烏雙方針對交換戰俘及陣亡遺體提出新計畫,然而於其他部份雙方說法不一,其中包括:烏方表示已準備好停火、烏方願於8月底舉行俄烏領導人會晤,俄方則認為,兩國領導人會晤之目的在於簽署文件而非討論。

美國於其間敦促俄烏雙方上談判桌之具體作為如下:

(1)    聯繫雙方促成會談:2025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分別與俄烏兩國會談,同年2月12日與普丁電話會談,普丁同意雙方團隊應立即展開談判。同年2月28日川普與澤倫斯基會談,雙方不歡而散後,3月3日川普宣布停止對烏援助,其中包括情報之提供。

(2)    對俄方訂定停火期程:川普給予俄國50天時間,與烏國達成停火協議,否則將對俄國能源購買方徵收次級關稅。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開始停止向俄購買能源,中國與印度成為俄國能源出口之重要對象。

以和談的具體成效而言,美國所主導的大國協調模式迫使俄烏兩國上談判桌,惟具體達成之共識極其有限,至多僅限於雙方戰俘及陣亡遺體之交換。俄烏戰爭仍未終止,雙方持續交戰,然而與多邊架構相較之下,至少雙方肯上談判桌而非僅是支持及聲援一方之大會。

參、普丁個人的停戰條件演變

如果以普丁提出的條件與戰局觀察,可知2022年戰事爆發之初,其條件最為寬鬆。當戰事對峙不明朗時,俄方之停火條件最為模糊,顯然不具談判意願。2023年10月以後,戰局逐漸對俄有利,俄方於2024年7月提出談判意願。由於戰局有利於俄方,其所提出之談判條件也逐漸嚴苛。

 肆、未來續戰或和談?

俄烏戰爭目前仍持續進行,和談於大國協調下亦在持續發展,儘管和談的成效極其有限。在美國的協調下,可以看出目前真正的談判已非檯面上之俄烏雙方之談判,而須檢視美國各別要求俄烏雙方的內容為何,以及俄烏回應的態度。2025年8月15日,川普即將於阿拉斯加與普丁會談。川普8月8日於白宮證實,俄烏割地換和平的可能性,然而此種排除烏克蘭的美俄私下磋商與協議,將引起烏國及歐洲國家之恐懼與擔憂。而烏國是否將被迫接受割地換和平,取決於烏國能否持續穩定地獲得美歐國家之軍事及經濟援助。

因此未來值得關注的,便是美國與歐盟在援助烏克蘭一事上之矛盾與合作,目前美國要求歐盟購買美國武器援助烏國,對此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呼籲美方應共同負擔費用,歡迎提供烏國更多武器。歐盟內部對於負擔烏國之軍事援助費用意見分歧,德國、荷蘭、丹麥、瑞典支持,法國、義大利、捷克、匈牙利持反對態度。

右2為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李本京教授,左3為副理事長于茂生。右1為監事長陳興國、左1 為秘書長鄭禮國、左2為副秘書長劉榮傳。(攝影:曹平霞、龔春生、張至強)
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李本京教授(中),右為秘書長鄭禮國。(攝影:曹平霞、龔春生、張至強)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好友齊步走」揪你挑戰九五峰 9/13一起賞景健走 「好友齊步走」揪你挑戰九五峰 9/13一起賞景健走
Next Article 金鐘60星光大道主持群節目類 木木搭檔夏和熙 戲劇類黃鐙輝 黃迪揚男男組合 金鐘60星光大道主持群節目類 木木搭檔夏和熙 戲劇類黃鐙輝 黃迪揚男男組合

最新消息

金鐘60星光大道主持群節目類 木木搭檔夏和熙 戲劇類黃鐙輝 黃迪揚男男組合
金鐘60星光大道主持群節目類 木木搭檔夏和熙 戲劇類黃鐙輝 黃迪揚男男組合
娛樂
2025 年 8 月 14 日
「好友齊步走」揪你挑戰九五峰 9/13一起賞景健走
「好友齊步走」揪你挑戰九五峰 9/13一起賞景健走
旅遊
2025 年 8 月 14 日
中市114學年度高中及國中校長會議登場 130位校長齊聚精進專業、共創優質教育
中市114學年度高中及國中校長會議登場 130位校長齊聚精進專業、共創優質教育
文教
2025 年 8 月 14 日
臺北雙語教育領航全國 明年度雙語校數將增至122所
臺北雙語教育領航全國 明年度雙語校數將增至122所
文教
2025 年 8 月 14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