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垂淚的島嶼──「火燒島」歷史紀實,三部曲
作者: 陳憲章(現任高二監典獄長) / 責任編輯/墨新聞-記者 游宏琦
在漫長的監獄生涯中,有些風景,會悄悄鑄進人的心底。
民國104年,時任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典獄長的陳憲章,在那座孤懸太平洋上的小島,書寫下這三篇被譽為「矯正界深具人文厚度的紀實文學」——《垂淚的島嶼》。
他不是以旁觀者的筆,而是以「曾在其中呼吸過」的眼睛,描寫火燒島百年來的監禁歷史。
從日治時期的「浮浪者收容所」、到白色恐怖的新生訓導處,再到解嚴後的綠洲山莊與司法監獄,這不僅是一部監獄制度的變遷史,更是一部人性的見證錄。
陳憲章說:「仇恨的土地上,長不出愛的果實。」
在他筆下,監獄不只是懲罰的場所,而是教育與救贖的場域——一個教人反省錯誤,也教人重新看見「人」的地方。

本專欄將分為三篇連載:
第一篇〈火燒島的前世今生〉,講述島嶼從被放逐到被命名的歷史;
第二篇〈革命之門與新生之家〉,記錄白色恐怖下的監禁歲月與人性的裂痕;
第三篇〈綠洲山莊的轉型〉,反思刑罰與人權的邊界。
這不只是歷史,更是人類的鏡像。
當你翻開這篇專欄,你也正走進那座「垂淚的島嶼」。
第一篇|垂淚的島嶼──火燒島的前世今生
從火燒嶼到綠島,一座被監禁與母親眼淚洗滌的島嶼
『在那個時代 有多少母親 為她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 長夜哭泣』,這是作家柏楊在綠島人權紀念碑所題的碑文。依柏楊當時的意思,希望把這個碑命名為『垂淚碑』–用以銘刻讓無數母親長夜流淚的島嶼歷史。可惜的是,碑文是他寫的,碑名卻由不得他,現在它的名字叫『人權紀念碑』。
圖片一:第一批政治受難者登島中寮澳
民國40年5月17日第一批政治受難者,經過兩日一夜的海上航行,抵達綠島上岸的中寮澳。當時,中寮澳僅是一個深些的海溝,並無港口及防波堤。
綠島原名火燒島,更早之前它叫火燒嶼。根據《綠島鄉誌》的記載:1820年間(清嘉慶、道光年間)「臺灣府輿圖纂要」稱綠島為火燒嶼;1907年日據明治40年,臺東廳長巡查火燒嶼,改名為火燒島;民國38年8月1日國民政府官派縣長黃式鴻更名火燒島為綠島,並同時實施村民每人植樹一棵,或有期待其成為綠色之島的用意。
小時候,父執輩口中所描述的火燒島,就是「在關人的」。在資訊不通暢的年代,它有沒有居民?居民是不是穿丁字褲的?並不是那麼清楚,火燒島所代表的意義就是監禁。一個地方因為監獄而有名並不多見,依綠島鄉誌的記載,綠島用以拘禁人犯的歷史已超過百年。遠在1912年,日據大正元年即在綠島設立「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所謂浮浪者,意為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之民,這類人通常不遵守社會秩序,喜歡成群結黨,惹事生非時可以壯大聲勢,也是造反、武力抗官的重要人力來源。推測當初之所以選擇綠島做為拘禁這些高危險群人民的地點,應在於當時海空交通均極為不便,以達自然隔離的目的,並兼有威嚇使之恐懼的作用。後於1918年因為颱風毀損,並因補給困難,1920年裁撤合併於臺東岩灣浮浪者收容所。
迨臺灣光復,1951年(民國40年)5月17日第一批政治受難者自綠島中寮澳上岸,開啟了國民政府以綠島為監獄島的序幕。直至民國54年為止,關押政治犯的新生訓導處結束業務,多數執行期滿者返臺,部分留原營區留訓,刑期未屆者移送臺東縣東河鄉泰源感訓監獄。期間,這一些被稱為「新生」的政治犯收容人數,最高達到二千人。加上官兵和眷屬,接近三千人,幾與綠島當地居民人口數相當。當時管理這些政治犯的單位為新生訓導處,轄三大隊下分十二個中隊,每個中隊人數在120到160人間,這其中包含了一個女生隊(可能是第八中隊)。新生訓導處的位址,據描繪應該在流麻溝以西,到現在的綠洲山莊中間。
圖片二:新生訓導處全區示意圖
新生訓導處建物已不復存在,圖像係受難者依記憶描繪。圖中央三棟一橫四直的梳齒狀建物為房舍,計十二直列,分成三個大隊分轄四個中隊,左側溪流為流麻溝。
經過五十年,物換星移,幾乎已找不到過去的遺跡,在現在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承接的綠島技能訓練所宿舍前後,各有一個牌樓寫著「新生之家」和「革命之門」應該是碩果僅存,其中革命之門因為闢路之需,有移動了三公尺。如果仔細看,在旁邊的路標會有一塊牌子指向「十三中隊」。哪來十三中隊?一個冬日的上午,陽光和煦,海風沁涼,循著碎石路,轉過一個彎,一處面向海的山坡,百來座墳墓散置其間,擺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處長和一位副處長的紀念碑,碑已斑駁,依稀仍可見名姓。這是死亡官兵和囚犯(病逝、自殺)的墓地,新生給了它一個番號叫十三中隊,稱死守綠島之故,戲謔中有些蒼涼。佇足其間,耳畔是風聲、濤聲。浪淘盡,可憐無定河邊骨,是官、是兵、是囚犯也罷!都化作北邙山下一坏土。
《下篇預告》
第二篇《革命之門與新生之家──白色恐怖下的監禁歲月》
綠島的封閉與命運並未止於此。
下一篇,我們將走入「革命之門」與「新生之家」的現場,見證白色恐怖時期的監禁歲月與人性的掙扎。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典獄長的凝視:當歷史與人性在孤島上相遇 歷史紀實:「垂淚的島嶼」─火燒島 / 文 陳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