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綜合報導/為推動高中端教育創新與接軌未來科技應用人才培育,中原大學與新北市教育局於114年8月18日宣布啟動「量子應用基地」,雙方將合作開設跨域實作課程,結合中原頂尖之量子實驗室、半導體檢測室與全息投影教室等學習資源,帶領高中職學生從量子應用出發,展開跨域學習並探索未來職涯新方向。
2025是「國際量子科技年」,也是量子力學誕生百週年,中原大學身為「量子國家隊」成員,積極攜手產官學,為「量子世代」貢獻力量。此次與新北市教育局合開課程,不僅強化新北學子的學習歷程檔案,也打造高中與大學的雙向鏈結,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量子新世代。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這是中原首次與地方政府展開全面性的課程合作,並將國內最完整的量子電腦設備直接延伸至高中教育,包括5臺「核磁共振量子電腦」(2臺3 Qubit、3臺2 Qubit)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就能接觸到最先進的運算科技。中原大學除了已成立「智慧運算與大數據學士班」,115學年度也將於半導體產業學院新設「半導體產業學士學位學程」,為有志於半導體與量子領域的學生提供完整的升學管道。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本次課程橫跨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半導體產業、設計與人文教育等四大領域,規劃「量子計算入門」、「半導體入門」、「打造你的空間美學」與「沉浸式攝影與全息導覽」等4門課程。從理論到實作、從設計到應用,讓學生在真實場域體驗跨域整合,提早掌握未來關鍵科技與職涯優勢。

啟動儀式上,明德高中的高二學生陳奕愷分享,親身進入量子實驗室看到先進設備與操作流程,讓他對量子科技的理論與應用有更深理解,也更加確立未來想投入量子計算與通訊研究的志向。另一位學生陳芊兒則希望透過室內設計課程,累積空間規劃與材質運用的專業實戰經驗。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今年適逢中原大學創校70週年,學校將持續秉持辦學初心,並藉由本次與新北市教育局深入合作,擴散中原的教學量能,讓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向下延伸、向前銜接,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培育更多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人才。他同時指出,中原大學大學部招生達成率已連續3年達100%,新生註冊率更已連續5年達到100%,相信今年將再度締造100%的佳績,這些成果不僅展現學校在高等教育的深耕,更反映出社會、家長與學生對中原辦學品質的高度信賴。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帶領團隊共同出席本次啟動儀式,成員包括: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院長邱謙松、智慧運算與大數據學士班助理教授黃琮暐、室內設計學系主任謝淳鈺、應用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廖宜瑤,以及招生事務處處長紀登元與副處長闕豪恩,展現中原在跨領域課程推動上的堅實能量與專業整合。
新北教育局自107年首創「高中與大學共創學習媒合平臺」以來,已與大學端合作開設超過250門免費課程與營隊,涵蓋18學群,讓學生能在多元領域中累積學習歷程。本次與中原大學攜手開設假日微課程與講座,將讓新北學生在大學場域中搶先體驗前瞻技術與跨域整合。課程將於11月正式開課,9月起開放報名(https://learningcollaboration.org/),所有課程均為免費,歡迎新北高中生踴躍參與,開啟屬於自己的「量子時代」。